【长医读书堂】读史可以明智,知古方能鉴今
读史可以明智,知古方能鉴今
历史,是一面镜子
它照亮现实,也照亮未来
阅读历史书籍,可以让我们
扩展思考角度、提高人文素养
做到真正的“人间清醒”
《资治通鉴》司马光等

《资治通鉴》,简称《通鉴》,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。全书分为294卷,约三百多万字,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,截止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959年),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了共16朝1362年的历史。内容以政治、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,兼及经济、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,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、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。
《资治通鉴》自成书以来,一直受到历代帝王将相、文人骚客的追捧,点评批注它的人数不胜数。书中所蕴含的领导艺术、管理经验、用人智慧、权谋战略等更是人们学习历史、汲取智慧、指导人生的不二之选。
《旷世绝响》岳南

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,墓内出土的15000余件随葬品和9件(套)国宝级珍贵文物,令人瞩目,举世震动,特别是65件总重量2.5吨的青铜编钟,完好无损,音色纯正优美,仍能演奏古今中外多种乐曲。
然而,翻遍史籍,却难以找到“曾国”的痕迹。“曾国”是什么国?“曾侯乙”又是谁?这套堪称稀世珍宝的编钟,为何出现在江汉平原这个无名之国的土地上?
本书通过纪实手法和文学形式,详尽描写了曾侯乙墓发现、勘察、发掘的全过程,并对相关历史事件作了尽可能的追寻探索。
《二十四史:史记》司马迁

《史记》,二十四史之一,最初称为《太史公书》或《太史公记》、《太史记》,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,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,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。
同时,《史记》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,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,被鲁迅誉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。
《吴晗论明史》吴晗

《吴晗论明史》汇集了明史大家吴晗多部关于明史研究的作品,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编排整理,更加完整、精炼地向读者展示出大明朝历史的华卷。
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:“政治大势”“制度变迁”“世情百态”“风云人物”。涵盖了明朝政治、制度、社会、人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,以丰富详实的史料为基础,深刻揭示了明朝历史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,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。同时,书中文字通俗易懂,可读性极佳,也是一部大众喜欢的历史普及读物。